红色经典
《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的剧情片,由孙道临、袁霞主演,于1958年上映。时隔63年黑白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修复为4K彩色故事于10月6日重新回到了荧幕前。据了解,《永不消逝的电波》总时长116分钟,全片有16.5万帧。在七个月的时间里,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和中国电影资料馆组成的项目团队,为影片重生付出了巨大努力。
精益求精 不辞辛劳
● 与传统的修复影片不同,本次修复为1958年上映的黑白电影,由于年代久远影片的胶片或多或少出现不同地方的损伤,除了传统的物理修复、数字修复和艺术修复,黑白电影还要进行AI上色和人工上色。
● 本片若通过纯AI修复上色只需要2天就可以完成,但项目团队为了更好展现经典的魅力,对影片的大部分片段采取了人工修复的方法。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年轻人,每天点击鼠标2万多次,一帧一帧地为影片上色,耗时7个多月,终于完成了影片的修复和上色。
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 影片的修复,不仅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修复团队精神的考验。在7个月的时间里,团队耐得住日复一日的操作、忍得了影片修复的无趣,为观众重现优秀的彩色经典电影。他们不仅仅是在为影片添上时代的色彩,更为影片添加了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修复团队坚持不懈的劳模精神,不难会联想到我校劳动模范包起帆先生,他的创新之路深深影响着每一位二工大学子。
● 身处劳动模范的摇篮,我们更应该在生活点滴中践行劳模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不断追逐有迹可循的梦想,任何事物都以百分之百的努力为其付出,让精益求精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科技进步 时代发展
● 影片的修复,还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永不消逝的电波》由黑白故事片修复为4K彩色故事片,见证了科技的飞速进步。当初的黑白电影通过现代科技增添了色彩,分辨率也变为了4K。影像技术的进步使黑白电影添上色彩,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永不消逝的电波》经典故事片,不仅见证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修复的彩色故事片更加见证了当今时代——经典永不过时,经典永不消逝。还精准地阐述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在新时代青年人中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