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News Copy
学院动态
<
>
教师风采|秦琴:因材施教,用智慧灌溉成长 立足讲台,用实践推动创新
15
2025.09
学院新闻
人物简介秦琴,2006年3月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1月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2014年起担任测控专业负责人、测控教研室主任,2024年任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潜心教学,实践创新:做知识逻辑的“传递者”在教学方面,秦琴承担《数字图像处理》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的授课任务。主持上海市一流课程1门,上海市重点课程2门。她热爱教学,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付诸实践,教学内容融合本领域前沿发展态势和最新技术工具。她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她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逻辑体系,并启发他们主动探索学科前沿发展。秦琴相信,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她对每一位学生制定不同的计划,既关心爱护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她常说:“引导比灌输重要,即使是不那么出色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一定会带来惊喜。
校企携手育英才,二工大“双导师”同台亮相上海市教师节大会
13
2025.09
学院新闻
2025年9月10日晚,“奋进教育路 唱响强国志――2025年上海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 在上音歌剧院举行。活动以情景故事、微讲述、音乐微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上海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果。昨晚,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作为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携手头部企业共育英才,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改革实践亮相“匠心者之歌”篇章。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成效的生动注脚。活动现场,聚光灯下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宝钢股份冷轧厂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工匠陈杰,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宁教授并肩而立。他们的同台,生动诠释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师队伍的多元构成:不仅有理论功底丰厚的校内教师,还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专家。学校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锚定产业变革方向、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以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聘请行业头部企业的专家,组成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01破局:创新工学交
智控学院2025级研究生与导师见面会顺利召开
12
2025.09
学院新闻
为助力2025级研究生新生更快融入学术生活、明确成长方向,2025年9月8日下午,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与导师见面会在29号楼1002会议室举行。副院长秦琴教授、部分校内研究生导师(组)、校外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单位代表、研究生辅导员及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共同参会,会议由秦琴教授主持。首先,秦琴教授代表学院向2025级研究生新生致以热烈欢迎。她介绍了我院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学院为同学们搭建的学习和成长平台,并期待各位新生和导师借助本次见面会增进彼此了解,更好地实现双向奔赴。随后,各研究生导师(组)依次登台分享。导师们围绕课题组成员构成、科研方向、招生要求展开详细介绍,同时展示了团队近年取得的科研成果,深入解读了相关成果的产业应用前景,为新生精准选择导师、明确科研方向提供了清晰指引。会后,导师们和同学们积极联系沟通,进一步就导师选择、课题方向和学业规划等问题展开了更加深入和个性化的交流与互动。此次研究生导师见面会不仅搭建了新生与导师初次深度交流的平台,帮助新生在 “师生双选” 前充分了解导师研究方向、明确自身学术定位,更让新生对学院的培养体系、学术要求有了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顺利开展2025级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暨理论宣讲
12
2025.09
学院新闻
为切实做好新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从源头上把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和“质量关”,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紧抓新生入学教育“关键期”,选派优秀驻班党员进驻新生班级,以五个紧扣时代脉搏、回应青年关切的系列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理论宣讲,为2025级新生带来了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入党第一课”。百年党史的青春答卷:新时代青年如何续写红色篇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青春向党再续华章。自动化系学生党支部的驻班党员们带领新生们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史,着重探讨了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青年一代如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担负起续写红色篇章的时代责任,鼓励新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00后青年,我们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紧扣新生特点,智能制造系学生党支部的驻班党员们与“00后”新生进行了一场关于信仰与选择的对话。宣讲从时代使命、榜样力量、人生价值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入党的初心与使命,结合当前国家发展与青年人的历史机遇,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激发了他们对党组织的向往和追求。端正入党动机,新时代青年该有的精神底色各研究生党支部的驻班党员们聚焦“入党动机”这一核心问题,通过理
深化产教融合,共育智造人才――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交流会顺利举行
10
2025.09
学院新闻
2025年9月9日,学院携手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诺金宏业(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交流会。本次会议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学院党委书记王秀红主持了本次会议。院长汪志锋致欢迎辞,并系统性地概述了学院在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及产业学院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成果。随后,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政府与教育战略咨询高级顾问方洪以“西门子赋能工程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报告。诺金宏业(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继伟则详细介绍了智能制造产业的最新趋势,以及校企协同创新的典型成功案例。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代表针对智能制造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平台搭建、人才认证标准制定等议题进行了热烈且富有成效的探讨,并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会为起点,持续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行,不仅搭建了校企间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更为智能制造领域的
我院教师在第二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中获佳绩
27
2025.08
学院新闻
近日,第二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获奖名单公布,我院蔡池兰老师负责的《互换性及测量技术实践A》、苑文婧老师负责的《材料成型综合实践》荣获自然科学组2(工学、农学、医学类专业)二等奖,取得了该项赛事成绩的突破。按照有关要求、学校推荐,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案例展示通过网络评审,获得现场说课展示资格。赛前,学校组织力量帮助参赛老师精心打磨说课内容,完善展示片段。在6月举办的现场说课展示活动中,参赛老师们表现优异,展示了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和业务水平。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展示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成果,表彰一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激发广大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发挥活动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课程思政系列共享资源库,打造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附:获奖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互换性及测量技术实践A》课程负责人:蔡池兰本课程是一门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立足于培养学生从“设计
二工大学子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欧波同杯”失效分析赛总决赛取得佳绩
22
2025.08
学院新闻
8月10日至12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失效分析赛总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成功举行。本次失效分析赛的主题是:失效分析助力产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大赛设置创新赛、创意赛、能力赛三个赛项。经过前期全国12个分区赛激烈角逐,来自全国各高校和企业的461支参赛队伍(共计1600余人)晋级决赛。我院机械工程专业的赫宇和边泽栋同学在本科组创新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自2017年创立以来,每年吸引来自全国包括“双一流”高校在内的数万名大学生报名参赛,是目前国内具有较高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机械工程领域学科专业赛事之一,已成为高校学生竞赛与教师教学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失效分析赛自2016年在复旦大学创办以来,今年正式纳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从“民间自发”的赛事成长为“官方认证”的国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年筚路蓝缕,彰显了从业者的坚守,提升了失效分析学科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推动了失效分析学科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我院师生首次参加失效分析赛。在学校教务处和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
二工大学子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获佳绩
21
2025.08
学院新闻
2025年8月9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于大连理工大学圆满落幕。经过校、省、全国三级赛制的选拔,最终,来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33个省级行政区的417所高校、1135支代表队伍近5000名大学生会师大连理工大学。我校3支参赛队伍分别参与了智能+赛道的智能物流搬运和生活垃圾智能分类2个赛项。经过激烈角逐,我校获得智能物流搬运赛项二等奖1项,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赛项二等奖2项。在我校教务处和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的支持下,入围国赛的3支队伍在国赛备赛周期内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开展讨论,不断测试,攻克技术难点,进而优化作品设计,以期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佳绩,展现我校学子的风采。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重要赛事之一,也是全国工程创新实践类别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竞赛。本届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精准对接国家绿色能源发展战略与智能技术、数字化转型需求,全面考察了学生利用跨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面向实际工程问题的设计、制造能力,强调工程思维、工程创新、工程伦理与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近
SAP大学联盟暑期教学实践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
28
2025.07
学院新闻
7月23日,由SAP大学联盟主办、SAP大学能力中心(北京)协办的暑期教学实践研讨会首站,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顺利举行。活动聚焦SAP技术与工业场景融合,通过产线观摩与现场研讨,为参会教师搭建起从课堂到产线的深度实践平台。 活动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汪志锋首先发言,强调了高校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技能人才培育中的责任,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阐述了校企协同在技术落地与人才输出中的关键作用,为参会者提供了高校赋能产业发展的实践视角。随后,二工大智能制造系主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负责人杨敬辉教授以“从实验室到生产线――AI机器人驱动的产教融合新范式”为主题展开分享,系统介绍了学校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验室建设与产线实践成果,并结合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案例,深入解析了产教融合如何打通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 在SAP大学联盟大中华区总监杨�j女士的主持下,参会教师先后参观了工业智能协同平台实验室、保温杯智能产线实验室,实地了解SAP技术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系统的融合应用,直观感受工业互联网与AI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流程中的创新实践。随后的技术应用场景研讨环节,老师
产教融合再深化|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与上海晟州聚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24
2025.07
学院新闻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7月21日下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与上海晟州聚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学院918会议室隆重举行。上海晟州聚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剑、销售总监马雨等,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汪志锋、副院长秦琴等共同出席仪式。 仪式伊始,汪志锋院长简要介绍了学院在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化教学改革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叶剑总经理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及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总体情况。汪院长指出,学院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期待通过与晟州聚能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课程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新范式,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叶剑总经理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晟州聚能的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及未来人才需求。他表示,随着高端半导体装备国产化进程加速,企业对掌握精密控制、智能算法与装备集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此次与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强强联手,将有效缩短人才从校园到车间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
1985届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本科班毕业40周年返校活动举行
04
2025.07
学院新闻
7月3日上午,1985届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本科班毕业40 周年返校座谈会在综合楼202会议室举行,20位校友重返母校与耄耋之年恩师共庆母校建校65周年及毕业40周年。校党委书记陆敏,受邀老教师,1985届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本科班校友,校友会办公室、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陆敏代表学校对各位校友和老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学校发展历程中校友们始终是推动母校前进的重要力量,1985届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本科班校友们用40 年的奋斗实践,诠释了“勤奋自强 求实 创新”的校风精神。学校始终坚守“工业基因”“产学研基因”“劳模工匠基因”,要传承好这三个基因,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社会能级,让学校学子在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国家重点领域中勇当生力军,以扎实本领书写新时代奋进答卷。学校原党委书记刘全福,学校原副校长、上海建桥学院原校长黄清云,计量专业教师孙克权、机械专业教师佘增荪、高等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姜佩珍、机械专业教师张文明以及机械专业教师何亚飞六位教师代表在发言中深情回忆了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教学时光。他们纷纷表示,同学们在机械制造、教育事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