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题教研活动(四)

发布者: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4-11-15

为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责任落实,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凝练建设特色,形成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2024年11月13日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开展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宣传展示与经验交流,以各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每个专业安排2-3个课程进行说课交流分享,主题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完成简报(800字)+2张高质量照片,并形成教研活动记录。通过各专业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研,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逐步强化推进,以点带线,持续改进课程思政在教学实施中的“表面化”、“硬融入”问题。

52f91125be163a5546bef22604bd757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

为深化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技能,2024年11月13日工业工程教研室在14号楼316开展了课程教学思政案例分享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聂黎老师介绍了《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思政元素和案例设计。杨威老师分享了《管理学》课程中与中国智慧相关的案例与思想,白跃伟教授对课程教学与思政引导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1. 融入思政元素,增强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教育意义

首先,聂老师带来了关于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专题分享。聂老师指出,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内容涉及的生产、资源分配和效率优化等知识,不仅是企业管理和工业工程的基础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全局观、责任心与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载体。为此,聂老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时,着重强调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岗位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讲解如何通过生产计划来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时,以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高效组织医疗物资生产为例,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到科学的生产计划在国家重大事件中的重要性。同时,将“工匠精神”和“集体主义”引入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在生产管理中不仅要追求效率,还要关注质量和安全,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将这些思政案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更深刻理解了作为未来工业工程师所需的责任意识。

 

聂黎老师介绍《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2. 借鉴中国智慧,丰富管理学课程内容

杨威老师围绕管理学课程中的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与管理学观点的融合进行了交流。管理学诞生于近现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教学内容中缺少中国元素。中国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维和智慧,对现代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在进行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智慧和中国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介绍古典管理学思想时,中国古代的道家“无为”的思想就是中国对管理学贡献的重要智慧之一。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尊重自然规律、顺势而为,是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这一思想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管理中保持灵活性与适应性,还启发他们认识到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通过引入了诸葛亮“知人善用”思想,阐述了管理中人才识别与合理配置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仅要关注流程管理,更要重视团队成员的个性化发展。

杨威老师交流分享《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

最后白跃伟教授对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白教授认为,工业工程专业要继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白教授强调,课程思政引导能力是专任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各位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和提高思政引导能力,努力做到思政与专业知识的紧密融合,切实落实党中央和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思政引导工作,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提升专业能力,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社会贡献积极力量。


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

随着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思政已成为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1月13日下午,自动化专业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积极探索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有效途径。本次交流分享旨在分享交流在《信号与系统》、《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等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经验,为今后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杨文博老师通过传统音乐(如古琴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保护困境,以及面临逐渐消失的风险,引入了傅里叶变换的内容和知识讲解,并应用到传统音乐的数字化保护中,主要包括:分析传统音乐信号:对传统乐器的演奏声进行录制,利用傅里叶变换将其音频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 分析其中的基本频率、 泛音和谐波成分。去噪与修复:将信号频率成分分解, 并在频域上去除不需要的噪声信号, 从而恢复和提升原声的质量。压缩和存储:通过傅里叶变换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提取其中的主要频率成分,可以实现数据的压缩处理, 以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资源, 同时保持音质的还原度。另外,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通信、高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信号与系统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强化家国情怀。

在《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中,寇丽丽老师通过国家大事件引入――“2024年10月30日12时51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已经成功进入中国空间站,并且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这一次太空会师也是具有特色的,那就是我国“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引导学生强化家国情怀和点燃学生梦想。大国复兴之梦,未来空间站期待与00后携手共进。空间站对接工作,需要推进器不断地矫正姿态,所有的控制都是由一行行程序和代码编程完成的,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真负责从一行行代码一个个数据开始,需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程序代码中一个粗心的参数错误都有可能引起整个控制功能的失效。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行业案例,如软件开发中的版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编程实践中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最后,课程组开展了讨论,有效的课程思政的融入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进一步讨论交流了在课程思政的融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挑战,如:如何更好地平衡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关系、如何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思政教学内容等。自动化专业课程组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探索更多有效的融入途径,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将关注行业企业新的动态和新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杨文博老师介绍《信号与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寇丽丽老师分享《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思政建设